信息中心

综述:甜瓜白粉病病害防治最好方法

甜瓜白粉病是甜瓜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全国各甜瓜产区均有发生,棚室栽培发病重,露地栽培的甜瓜主要在夏秋季发病。因叶片受害引起早期枯死,影响光合作用,降低产量和质量。甜瓜白粉病如何防治甜瓜白粉病是危害甜瓜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可造成植物光合能力下降,引起早衰,甚至死亡,严重影响甜瓜的产量和品质,春、秋两季发病重,发病率为30~100%,一般可致减产10~20%,病害严重时可减产40%以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甜瓜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吧!

危害症状

该病在甜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其次是叶柄和茎,一般不危害果实。发病初期叶面或叶背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点,以叶面居多;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粉斑迅速扩大,连接成片,成为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上面布满白色粉末状霉(即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整叶面布满白粉。病害逐渐由老叶向新叶蔓延。


发病后期,白色粉层因菌丝老熟变为灰色,叶片也逐渐褪色,严重时病叶枯黄、卷缩,一般不脱落。当环境条件不利于病菌繁殖或寄主衰老时,病斑上出现成堆的黄褐色的小粒点,后变黑(即病菌的闭囊壳)。


叶柄和茎上的病斑与叶片相同,但不如叶片上严重。甜瓜白粉病在甜瓜全生育期都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亦为害叶柄和茎蔓。叶片发病,初期在叶正、背面出现白色小粉点。逐渐扩展呈白色圆形粉斑,多个病斑相互连接,使叶面布满白粉


随病害发展,粉斑颜色逐渐变为灰白色,后期偶有在粉层下产生黑色小点。最后病叶枯黄坏死。



发病条件


甜瓜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温湿度和栽培管理有密切关系。病菌分生孢子在10~30℃内都能萌发,以20~25℃为最适;白粉病菌比较耐干旱,在空气相对湿度25%条件下,分生孢子也能萌发,较高湿度条件下有利于分生孢子的萌发和侵染,但过多的降雨或叶面结露持续时间过长,空气相对湿度大,分生孢子会吸水过多,膨压增长而使细胞壁破裂,对分生孢子的萌发和侵染不利,病害反而受到抑制。高温干燥有利于分生孢子繁殖和病情扩展,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湿条件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时该病易流行。


在栽培管理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氮肥过多,植株徒长;土壤缺水,灌溉不及时,则病势发展快,病情重。灌水过多,湿度增大,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靠近温室大棚等保护地的甜瓜田,发病也重。甜瓜的不同生育期对白粉病的抵抗力也不同,一般是苗期或成株期的嫩叶抗病力强。甜瓜白粉病菌为专性寄生菌,只能在活的寄主体上吸取营养,在表皮细胞上呈外寄生,所以病叶不出现坏死斑,只表现枯黄状。


甜瓜白粉病在10~25℃均可发生,能否流行,取决于湿度和寄主的长势。低湿可萌发,高湿萌发率明显提高。因此,雨后干燥或少雨,但田间湿度大,白粉病流行速度加快。较高的湿度有利于孢子萌发和侵入。高温干燥有利于分生孢子繁殖和病情扩展,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湿条件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源及感病的寄主,此病即流行。北方该病多在春未夏初进入雨季或秋初较干燥时发生或流行,坐瓜四周的功能叶最易感病,以后随坐瓜增多,抗病力下降,病情不断增加。


该病由真菌子囊菌亚门瓜类单囊壳属的专性寄生菌单丝壳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ginea (Schlecht) Poll和白粉菌属Erysiphe cichorocearum DC.真菌侵染所致,而在新疆地区以瓜类单囊壳白粉菌S. cucurbitae(Jacz.)Z.Y.Zhao.为主。在我国南方,周年可种植瓜类作物,白粉病菌不存在越冬问题,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西瓜或其他瓜类作物上繁殖,并借助气流、雨水等传播,形成扩大侵染。


在这些地区,白粉病菌较少产生闭囊壳。在北方,病菌以闭囊壳在病残体遗留于土壤表层或温室的瓜类上越冬。分生孢子借肋气流或雨水传播落在寄主叶片上,分生孢子先端产生芽管和吸器从叶片侵入。菌丝体附生在叶表面,从萌发到侵入需24小时,每天可长出3~5根菌丝,5天后在侵染处形成白色菌丝丛状病斑,经7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次侵染。适宜温度15~30℃,相对湿度80%以上。


白粉病的流行取决于湿度和寄主的长势;高温高湿利于萌发侵入,干干湿湿的天气有利加快流行速度。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前作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减少侵染源。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施足农家肥,增施磷钾肥,防止植株徒长和早衰。及时整枝打杈,保证植株通风透光良好。合理浇水,适时揭棚通风排湿。


2、生物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发病严重时5~7天用药一次,也可使用95%矿物油、枯草芽孢杆菌等。


3、物理防治:采用27%高脂膜乳剂80~100倍液,于发病初期喷洒在叶片上,使之在叶片上形成一层薄膜,不仅可防止病菌侵入,还可形成缺氧条件,使白粉病菌死亡。隔5~6天喷1次,连喷2~3次。定植前几天,将棚室封闭,每100立方米用硫黄粉250克、锯末500克,混合均匀后装入4~5个小塑料袋中,傍晚时分点布放,点燃后封闭大棚1夜。


4、药剂防治:喷洒2%农抗120(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或2%武夷菌素(BO-10)水剂200倍液或高科控白(乙嘧菌酯),隔6~7天再喷1次。也可在发病前选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用药200~250克,傍晚分点布放,暗火点燃后,封闭大棚熏1夜,次日开棚放风。


加强栽培管理。科学施肥,合理密植,旱时做好灌溉,涝时做好排水,远离菌源选地,增强植株抗病力;露地和保护地西瓜收获后,均应彻底清理瓜株病残体,集中销毁,减少菌源,减轻病害发生。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防治,药剂可选用50%凯泽干悬浮剂1 200倍液,或50%翠贝干悬浮剂3 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4 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喷雾,每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注意交替使用。在上述药剂中添加“杰效利”3 000倍液等助剂,可明显提高防治效果。在早春低温季节以及西甜瓜幼苗期、花期应慎用三唑类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