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综述:山东西州密病害防控技术

山东西州密病害防控技术



1 病害症状


疫霉病菌可侵染哈密瓜植株的根、茎、叶、果实。尤其以接近地表的根颈部、土壤表面下10~30 cm处的主根和靠近瓜沟壁的侧根发病最重。发病初期,靠近地表面的根颈基部产生暗绿色、水浸状的病斑,病斑扩展迅速,几天后患病部位缢缩,变为灰褐色。由于根颈部组织受到破坏,造成地上部瓜蔓和瓜叶正常的水分和养分输送受到阻碍而导致枯萎死亡。田间湿度大时,叶片、茎蔓和果实均可受害。叶片受侵染后,产生暗绿色水浸状斑点,后扩展为不规则的大型褐色斑。当病害发生严重时,受侵叶柄和蔓多呈缢缩状。果实受害部位初显暗绿色水浸状病斑,病部凹陷腐烂,患病表面长有稀疏白霉即病菌的孢子囊和孢囊梗,有腥臭味。


2 传播规律


疫霉病菌以卵孢子和厚垣孢子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第二年卵孢子和厚垣孢子萌发产生孢子囊。在高湿条件下孢子囊释放出游动孢子,并通过雨水、灌溉水传播到寄主上。孢子萌发产生芽管,芽管与寄主表皮接触后产生侵入丝侵入寄主体内,当条件适宜时,孢子囊、游动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进行重复侵染,造成植株萎蔫死亡。


3 发生因子与传播途径


1)灌水量与发病的关系。水是该病菌繁殖的重要条件和传播的主要途径,土壤湿度大有利于病菌繁殖与传播。


2)温度与发病的关系。该菌的菌丝在10~37 ℃的条件下均可以生长,但在30~32 ℃时生长最快,多数年份6月中旬到8月下旬处于全年高温期,这一时期的温度有利于疫霉病菌的生长和繁殖,同时此期正值哈密瓜生长需水量最多的时期,田间灌水量增多,病菌繁殖速率快,发病最为严重。


3)栽培条件与发病的关系。土壤带菌是造成哈密瓜疫霉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种过哈密瓜的地块有病残体或病菌在土壤中残留,疫霉病发病严重,而在休闲地和禾本科、豆科等作物茬口地种植哈密瓜,发病轻。


4)土壤耕作质量(即土壤的平整度,瓜沟的长短,沟底是否平直)直接影响灌水质量和土壤持水度,进而影响到哈密瓜的发病程度。小沟灌水难以控制,容易跑水,一般发病率较高,发病较早。中沟种瓜灌水容易控制,土壤水分适宜,病情一般较轻。土壤黏重,透水性差,也有力于发病。


4 防治措施


1)合理轮作倒茬。为减少疫霉病的菌源,哈密瓜不宜连作,也不宜与葫芦科、茄科作物连作。一般疫霉菌可在土壤中存活3年,因此种过葫芦科、茄科作物的地块3年内不要再种哈密瓜。宜和小麦、玉米、棉花至少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减少病菌的存活率,减轻病虫害。瓜地最好在年前进行伏耕或秋耕,使其暴晒或冻融,以消灭杂草、病菌和害虫,耕深不少于25 cm。播前要平整土地。冬前清理地膜、瓜秧,并深松、冬灌,耕犁深28~30 cm。


2)科学滴灌。哈密瓜生长中后期要形成以浇水为中心的防治策略,以植株不缺水为原则,滴水量不可过大,以免造成有利于病害发生的条件。掌握正确的滴水方法,可控制和减少多种病害的发生,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哈密瓜品质和产量。哈密瓜在整个生育期中的滴水次数、滴水量与品种、气候、土质及地下水位的高低有密切关系。同时哈密瓜的不同生育阶段水量也不相同。


大田膜下滴灌栽培的哈密瓜,蹲苗25~30天,雄花开50%时滴灌第1次水,滴灌40~45 m3 /亩;第1次滴灌后7天滴第2次水,滴灌20~25 m3/亩;第2次滴灌后坐瓜5~7天滴第3次水,滴灌30~35 m3/亩;幼瓜鸡蛋大时定瓜,滴第4次水,滴灌35~40 m3/亩;第4次滴灌后5天滴第5次水,滴灌35~40 m3/亩;第5次滴灌后滴水掌握原则:果实膨大至成熟期,为疫霉病发生期,严格控制滴水量,少滴勤滴,每次滴水10~15 m3/亩,瓜膛保持干燥。采收前10天左右停水,尽量白天高温时不要滴水,最好早晚滴水。


3)秋翻冬灌。深翻25~30 cm,将病菌及病残体翻入深土层中,使其腐烂分解,减少表土病原菌的数量。冬灌可促进春播时低温回升,有利于种子发芽。


4)选用良种、抗病品种。如科宝抗病86、宝丰密、西州蜜17号、8501等。每一个滴灌系统,品种应一致,有利于哈密瓜生长期水分与肥料的有效 控制。


5)果实膨大期每次结合滴灌水,追施钾肥(磷酸二氢钾)2~3 kg和微肥1~2 kg,共追施3次。


6)种子消毒。用55 ℃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药剂处理。用药量为种子质量的0.2%~0.3%的70%敌克松或50%多菌灵拌种。


7)药剂灌根。果实膨大期,在第4、5次供水时加入药剂2次,第1次加霜脲锰锌,每次加药200 g/亩,第2次加甲霜灵锰锌200 g/亩。病前或病初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瑞毒霉锰锌(雷多米尔)500~800倍。以上药剂,可选择使用,每株用100~200 mL药液,7~10天灌1次,灌2~3次。